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周五表示,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稳定汽车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昨日,商务部也表示,将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同时,立足商务职能定位,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持续办好消费活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
(资料图)
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增速较4月回落5.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逊于外界预期。如果剔除基数因素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5月同比增速仅为2.5%,较4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远低于疫情前7-8%的水平。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我国消费市场整体上的确是在稳步有序回暖,但当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需求依然偏弱,社零,物价等数据都不太理想。消费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如果消费不振,势必会制约各行各业生产端的复苏,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我国出口动力正在减弱,此时势必需要快速释放内需空间,以强化经济增长动力,而消费的重要性便进一步凸显。”他说。
从具体商品来看,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方面,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表现最差,同比下降6.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也较为疲弱,同比增速分别为-0.2%和3.3%。
近段时间以来,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接连出台促消费举措,释放提振消费强烈信号。
6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2023年6月-12月。
6月8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将在6-12月举行“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其中,“百城联动”汽车节活动,将建立“百城联动”重点活动清单,聚焦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强化购车优惠政策支持。
仅一天后,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又发布了《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通知从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家电售后服务、废旧家电回收等五方面做出重要部署。
为提振消费,地方政府最近也掀起了一轮促消费热潮,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聚焦汽车、家电,文旅等大宗消费和重点领域消费。
比如,湖北省周五在全省范围启动2023年“惠购湖北”家电消费券发放。本次家电消费券总计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其中,线上券投放资金0.5亿元,线下券投放资金2.5亿元。线上券用于支持省内消费者在指定电商平台领券后在该平台指定店铺购买家电产品(含消费电子产品),线下券则用于省内消费者到各市州指定的线下零售门店通过指定发券平台 APP 现场领券后在指定的线下零售门店购买家电产品。
沈阳市周四宣布,从6月18日至30日,对在沈阳市相关区域内纳入限上统计体系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户籍不限),一次性发放总额1亿元的汽车消费补贴。其中,对购买新车发票价税合计金额5万元(含)-10万元(含)的,发放汽车消费补贴2000元;发票价税合计金额10万元(不含)-20万元(含)的,发放汽车消费补贴3000元;发票价税合计金额20万元(不含)以上的,发放汽车消费补贴4000元。新能源汽车在以上补贴基础上再增加发放1000元汽车消费补贴。
6月14日,湖北省在北京举办“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文旅宣传推介会,宣布向全国游客发放总额高达4亿元的消费券,针对中、高考毕业生推出神农架六大景区零元票。
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预计,接下来政府部门还会陆续出台一批促消费措施,内容可能涉及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通过减免购置税、发放消费券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从而带动消费市场回暖;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等,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
他表示,下半年消费形势可能会继续复苏。一方面,促消费措施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刺激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场景逐步恢复正常,也有利于消费回暖。
付一夫补充道,随着经济内生动能的提升,相关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修复也会传导至居民端,形成良性循环。如此一来,下半年的消费情况很可能会好于上半年。
不过,付一夫指出,虽然当下疫情影响已经趋于消除,但三年疫情使得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疤痕效应”依然存在,修复需要足够的时间。“在资产负债表修复之前,居民部门对于未来的预期仍未根本性扭转,消费更趋于谨慎,同时企业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也在下降。”他说。
国家发改委周五特别指出,近期,发改委就加强居民增收工作作了研究部署,要求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发挥好最低工资、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等机制作用,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